為地球穿“繡花針”的男人
活動大合影。
大學生記者走進頁巖氣勘探現場。黃勇/攝
大學生記者與當地村民交流。黃勇/攝
4481米,這是焦頁42-4平臺的鉆井深度,也是潘金國手中的“針”走過最艱難的長度。
潘金國是射孔專家,他所擅長的射孔,是頁巖氣開采中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只有射孔成功,頁巖氣噴薄而出的通道才能打開。
這個工作比繡花更加細膩,他經歷過因為一個螺絲造成的失敗,也見證過因為一個電路的改良成功率的提高。這些如“繡花”般的心境,考驗也鍛煉了這群工地上的大老爺們兒。
他們手中的“針”更是堅硬無比,他們戳破了頁巖氣技術的窗戶紙,打開了國產技術自主的道路;也戳破了巖層,找到了深埋在大山中的頁巖氣,打通了將它們從大山運往城市的通道。
頁巖氣是天然氣的一種,與常規天然氣不同,它是一種新型的綠色清潔能源。頁巖氣的用途非常廣泛,既能讓城市發光發熱,也能日常陪伴每一個家庭。相比其他國家,中國頁巖氣開采面臨更復雜的地質條件和諸多技術壁壘。
2014年7月底,在重慶涪陵被命名為焦頁42號的頁巖氣開發水平井平臺上,潘金國帶領著團隊正在與外國團隊進行一場緊張的較量。然而射孔槍深入到3000米的井下之后,竟然發生了兩次啞火的情況。每一次失敗,都代表著70個小時以上的工期延誤,直接經濟損失達200萬元。
為了爭取最后一次證明自己的機會,他們不得不把一口井送給對方,打破了雙方同時擁有兩口井的持平局面。對方擁有三口井,潘金國和團隊只能死死抓住焦頁42-4井這個唯一的救命稻草。一旦失敗,國產技術將被封存,甲方會選擇國外技術來減少損失。
“如果這塊陣地守不好,國產技術就宣判死刑吧!”領導的話更是加重了團隊的壓力,潘金國作為技術專家,內心也格外煎熬,拼著一股勁兒制定了后續的施工方案,他們連續熬夜加班,在失敗中找問題,解決問題。
功夫不負有心人,比賽當天,潘金國和團隊用一口井的成功守住了這塊陣地,贏得了甲方的信任和對手的尊重,也向全世界證明了這個領域國產技術的成功。
看似只是一口井的成功,卻對頁巖氣的低成本開發影響巨大。國產技術經住了考驗,從此他們的產品國內市場占比逐年升高,從2013年的7%到14%、60%。 2015年以后,外國供貨商基本退出了國內市場,到2017年實現了100%的市場份額。頁巖氣射孔的施工費用也從之前的每段54萬元降到13萬元,射孔環節的重要零部件橋塞也實現了國產化,從當初的購買成本需要20萬元一個,降到1700元一個,實現了頁巖氣的高效低成本開發。
這在2013年之前,是潘金國他們怎么也想不到的。早年美國在頁巖氣領域屬于絕對壟斷,頁巖氣開發需要的橋塞和射孔等裝置,美國均不對外出售,連點火和控制等技術也被封鎖。歷經許多坎坷,潘金國和團隊走得磕磕絆絆,成功與失敗好像總是隨機降臨。直到2013年9月底到10月初,他們成功試驗了第一口井。而在當年11月的試驗中,兩口井卻只成功了一個,這如同一盆冷水澆醒了潘金國,一次成功并不代表技術的成熟。他沒有讓失望的情緒影響工作的進程,通過連續3個多月的打撈分析,終于發現問題是出現在一個小小的細節上。他們使用的一個國產電子設備在井內高溫下融化了,一個小零件的失誤導致整個項目的失敗。
潘金國在失敗后總結道:細節決定成敗。注重每一個細節,潘金國和他的團隊繼續在不斷的成功與失敗中艱難前行,而最終焦頁42平臺這場比賽的勝利讓一切都變得有意義。
射孔是頁巖氣開發中極其重要的一個階段,頁巖氣最終要從射出的孔中運輸出來。雖然射孔技術并不是一個全新的技術, 2014年年底的這場成功讓潘金國和團隊不再滿足僅僅是跟隨國外的腳步了。他們時刻都絞盡腦汁想著如何完善和改良這項技術,這些年,他們從“1”走到了“11”。所謂“1”,是早期的射孔技術一槍只能射一個孔,從射孔裝備到將設備放入地下,完成射孔,再將射孔裝備從地底取出,前前后后至少需要五六個小時。而如今,一槍可以打11個孔,節約了人力和時間成本。
時間越短,隱形成本就越低。我國頁巖氣年產能超過了100億立方米,成為與美國、加拿大鼎足而立的頁巖氣生產大國。從進口到國產,從一孔到多孔,從跟隨追趕到超越,不斷提高效率、將頁巖氣開發的成本降低,將頁巖氣送到了千千萬萬的尋常百姓家中。
能夠見證一次成功的創新是一個石油人的幸運,但更多的時間,他們做的往往只是不斷地完善與鞏固。
很多人不理解,潘金國1989年從武漢大學應用物理系畢業后,本可以去深圳、廣州,有更好的工作環境。他卻選擇進入中石化射孔作業部工作,時常待在深山里或是其他人煙稀少的地方。從選擇研發射孔技術到現在,整整30年了。
說到無奈,潘金國也不是沒有。在日常工作中,他有時會想,自己作為那個年代大學畢業的高材生,現在每天好像都干著相同的事情,看不到什么進展。后來他想明白了,“哪有那么多創新,在基礎的事情中,善于發現一些不一樣。一個點的提高,可能都是工業技術的大革命。這一個點也許是管理的提高,也許是方法的提高,也許是環境的問題,把它分析出來,我們就又前進了一個點。”
如今潘金國和他的團隊已經能達到96.4%的成功率,但他們還希望向著更高更遠的目標前進。
龔阿媛(四川大學)高歌(天津外國語大學)劉紳(新疆大學)王成浩(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