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全覆蓋工作促進可再生能源電力消費的通知》(下稱《通知》)。《通知》指出,進一步健全完善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以下簡稱綠證)制度,明確綠證適用范圍,規范綠證核發,健全綠證交易,擴大綠電消費,完善綠證應用,實現綠證對可再生能源電力的全覆蓋。
根據《通知》,對全國風電(含分散式風電和海上風電)、太陽能發電(含分布式光伏發電和光熱發電)、常規水電、生物質發電、地熱能發電、海洋能發電等已建檔立卡的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所生產的全部電量核發綠證,實現綠證核發全覆蓋。
其中,對集中式風電(含海上風電)、集中式太陽能發電(含光熱發電)項目的上網電量,核發可交易綠證;對分散式風電、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的上網電量,核發可交易綠證;對生物質發電、地熱能發電、海洋能發電等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的上網電量,核發可交易綠證;對存量常規水電項目,暫不核發可交易綠證,相應的綠證隨電量直接無償劃轉,對2023年1月1日(含)以后新投產的完全市場化常規水電項目,核發可交易綠證。
《通知》表示,綠證是我國可再生能源電量環境屬性的唯一證明,是認定可再生能源電力生產、消費的唯一憑證。綠證作為可再生能源電力消費憑證,用于可再生能源電力消費量核算、可再生能源電力消費認證等。其中,可交易綠證除用作可再生能源電力消費憑證外,還可通過參與綠證綠電交易等方式在發電企業和用戶間有償轉讓。
此外,綠證依托中國綠色電力證書交易平臺,以及北京電力交易中心、廣州電力交易中心開展交易。現階段可交易綠證僅可交易一次,采取雙邊協商、掛牌、集中競價等方式進行。其中,雙邊協商交易由市場主體雙方自主協商綠證交易數量和價格;掛牌交易中綠證數量和價格信息在交易平臺發布;集中競價交易按需適時組織開展,按照相關規則明確交易數量和價格。
記者查詢綠證認購平臺發現,截至發稿時已有16013名認購者,認購4175.57萬個綠證。具體分布為,補貼綠證數量約1070.17萬個,無補貼綠證數量約3105.39萬個。
而從最近一個月的交易情況來看,風電、光伏無補貼綠證的交易價格均值分別為36.3元/張、41.4元/張。
事實上,今年以來,政策正不斷激勵綠證、綠電市場擴容。今年2月份,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以及國家能源局已經聯合印發《關于享受中央政府補貼的綠電項目參與綠電交易有關事項的通知》,提出要擴大綠電參與市場規模,在推動平價可再生能源項目全部參與綠電交易的基礎上,穩步推進享受國家可再生能源補貼的綠電項目參與綠電交易。此舉則進一步明確了電網可以將保障電量加入綠電、綠證市場交易。
回溯歷史,自2017年我國開始核發補貼綠證,并啟動自愿認購交易市場以來,2021年中,無補貼綠證進一步納入市場交易。雖然綠證交易市場發展初期的成交量十分低迷,但是從2022年以來,綠證交易市場十分活躍,成交量增長迅速。
不過,2022年通過認購綠證對應電量僅占同年全國可再生能源總發電量不足0.5%,這也表明綠證未來的發展空間仍有待提升。
興業研究團隊此前曾發文認為,“未來,建議國內綠證強化其發電量屬性證明以及消費綠電的唯一憑證屬性,增強國際認可度。綠證將同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保障機制和能耗雙控制度形成雙掛鉤,并建議加強協同碳市場。”
為促進認購補貼綠證來緩解國家補貼資金壓力,該研究團隊建議,可對不同場景中綠證的環境價值求同存異,嘗試探索將補貼綠證和平價綠證分場交易,通過消納保障機制和能耗考核機制形成補貼綠證的強制交易市場,并從補貼風電綠證著手嘗試,或將成為認購補貼綠證的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