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儲能是構建新型能源體系和新型電力系統的重要基礎裝備,對提高風電、光伏等新能源利用率、促進新能源消納比例、保障電力安全供應等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全國已有多個省(區、市)將配置儲能作為新能源并網發電的前置條件。然而,新能源配儲存在成本難以消化、配套政策待完善等問題,令不少新能源發電企業“望而卻步”,掣肘電源側儲能發展。
自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南方電網公司新興業務部黨支部堅持把開展主題教育與服務新型儲能高質量發展結合起來,瞄準配置儲能成本疏導不暢、盈利困難等問題,由黨支部書記帶隊深入基層一線調研,提出解決問題的新思路新辦法。
以廣西南寧平陸共享儲能電站(以下簡稱“平陸儲能站”)為例,自今年2月以來,平陸儲能站多次被電網調用參與調峰調頻,但因充放電價尚未明確,盈利空間十分受限。“我們發現,制約新型儲能發展的主要問題仍是電價政策。”公司新興業務部黨支部書記陳偉榮介紹,平陸儲能站是南方區域首個大容量獨立共享儲能電站,探索示范了共享儲能“容量租賃+市場收益”的商業模式,受到政府和行業認可,然而,“配套政策支撐不足,有些機制和細節沒有理順,共享儲能站就難以通過參與電力市場實現增量收益。”
為推動新型儲能產業發展,公司新興業務部不斷深化政企協同聯動,先后提出完善新型儲能參與電力市場的交易機制和價格機制,明確獨立儲能電站充放電價格,研究推廣“容量租賃+市場收益”共享儲能模式等建議,并配合政府部門出臺有關政策和舉措,提升新能源配儲積極性,紓解行業發展困局。
今年以來,廣西陸續印發《加快推動廣西新型儲能示范項目建設的若干舉措(試行)》《廣西新型儲能發展規劃(2023—2030年)》等,明確了獨立共享儲能的價格政策,并鼓勵通過“容量租賃費+電力輔助服務收益”模式疏導新型儲能成本,積極支持各類經營主體創新共享儲能商業模式。
隨著新型儲能配套政策持續完善,平陸儲能站共建共享商業模式進一步落地。今年7月,平陸儲能站在廣西電力中心參與市場交易,率先在廣東、廣西、云南、貴州、海南等南方五省區實現共享儲能市場化運營,這意味著,該儲能站共享共建的容量價值和電量價值將得到有效發揮,盈利能力進一步增強。
平陸儲能站可持續發展的商業模式,也給新能源發電企業注入“強心劑”。國家電投集團廣西公司新興產業部總經理羅大慶認為,作為源網企業合作共贏的重大創新,平陸儲能站一方面為南方區域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提供了“廣西方案”,另一方面彰顯了源網企業攜手推動廣西清潔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決心。2022年,國家電投集團廣西公司與廣西電網公司簽署協議,對平陸儲能站全容量租賃。如今,雙方進一步深化合作,共同成立合資公司,全力推動欽州陸屋共享儲能站建設。
“在政策支持下,共享儲能收益不斷豐富,平陸儲能站的商業模式盈利優勢凸顯,也激發了新能源發電企業主動投身儲能建設發展的熱情。”廣西電網公司新興業務部新興業務與境外業務管理科高級經理林銳介紹,欽州陸屋共享儲能站充分借鑒平陸儲能站的商業模式,吸引了多家新能源發電企業簽訂容量租賃合同,“項目預計今年11月底投產,未來的盈利前景也被合作方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