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慶油田創新“技術利器” 啟非常規石油高效開采之門
蘭州10月25日電“關鍵技術、核心技術的創新應用,推動了長慶油田源內非常規油藏勘探開發進程。”25日,長慶油田公司慶城油田勘探開發重大成果情況介紹新聞發布會在蘭州召開,中國石油長慶油田分公司副總經理付金華在發布會上表示。
付金華透露,9月25日,以慶城油田命名的長7源內非常規油藏儲量通過了自然資源部終審,新增探明儲量3.58億噸,預測儲量6.93億噸,形成了10億噸級儲量規模,“相當于又為國家貢獻了一個中型油田”。
大山深處的場站。
當前,伴隨全球常規油氣產量穩產,隨著需求的增長,以致密油、頁巖油氣為代表的非常規油氣勘探開發異軍突起,世界石油工業在經歷了長達一個半世紀的常規油氣階段之后,開始邁入常規與非常規油氣開發并重的轉折點。
資料顯示,鄂爾多斯盆地地質條件復雜,資源稟賦差,非常規油氣占主導地位,油氣藏具有低滲、低壓、低豐度的“三低”特征,油氣層被業界形象地稱為“磨刀石”。
近年來,長慶油田創新完善關鍵技術,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長慶特色“技術利器”,推動源內非常規油藏勘探開發實現革命性突破。
“其實面對長7油藏這塊難啃的‘硬骨頭’,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長慶人40余年來歷經生烴評價兼探認識、探索技術提產提效、規模勘探示范建設三個階段的攻關,終于迎來期盼已久的重大突破。”付金華介紹說。
尤其自2011年以來,長慶油田開展了為期近十年的以中生界(中生代時期所形成的地層)長7為代表的非常規石油勘探地質理論創新、工藝核心配套技術攻關及水平井試驗區建設攻關。
10月25日,長慶油田公司慶城油田勘探開發重大成果情況介紹新聞發布會在蘭州召開。 高展 攝
關鍵領域的技術突破推動了長慶油田源內非常規油藏勘探開發進程。長慶油田分公司黨委副書記李逵介紹說,截至目前,以隴東、陜北兩大含油區帶為重點,長慶油田已落實長7非常規石油勘探有利目標14個。同時,瞄準非常規前沿領域開展前期研究、探索現場攻關試驗。
據悉,中生界長7生油層非常規石油有效開發,預計在“十四五”末每年貢獻有望達到500萬噸的原油產量,是長慶油田今后較長時期內原油上產穩產的重要領域。(完)